其中,汽车类增长9.3%,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增长14.7%,家具类增长20.6%。
社科院副院长李扬表示,地方政府若要获得发债权利,并且权利要受到社会力量的约束,必须建立相应的体制在刘煜辉看来,地方政府债务已经处于失控状态。
如果没有监管机构的支持与推动,很难拿到真实数据,做到准确评级。从而改变地方融资平台以银行贷款为主的融资格局,通过市场化手段进行对地方政府举债的监督约束。解决地方政府乱发债的根本出路在于,地方政府举债约束机制的建立,以及进行预算改革。2012年以后,由于重新把稳增长提到最重要的位置,所以信用扩张重新进入新一轮杠杆加速上升的过程。而且,2012年中国整体债务率上升了16个点。
大公国际资信评估有限公司研究院副院长金海年告诉记者。由此,建立地方政府信用评级体系亦提上日程。世界银行发布《东亚太平洋经济报告》,将中国2013年经济增长预期由4月的8.3%下调至7.5%,2014年增长预期由8%下调至7.7%。
IMF近期也将发布其《世界经济展望》报告,市场预期该机构也将下调对中国经济增长的预期,但在数值上将小于世行的调降幅度近期增长势头的复苏可归因于以下几个因素:一是7月份以来经济政策的转变,有助于提振市场信心和支持市场活动。亚洲开发银行发布《2013年亚洲发展展望更新版》经济报告,将中国内地今年的经济增长预期由4月份预计的8.2%下调至7.6%,低于2012年7.7%的增速。同时,在监管相对宽松的背景下,影子银行的迅速扩张与传统银行体系存在密切联系,对于中国的金融监管当局和经济政策制定者而言,上述问题将给中国经济带来严峻挑战。
摩根大通中国首席经济学家朱海斌发布报告认为,中国经济三季度虽然强劲复苏,但增长势头可能逐渐消退。三是外需受益于发达经济体,尤其是欧元区增长前景的改善。
IMF近期也将发布其《世界经济展望》报告,市场预期该机构也将下调对中国经济增长的预期,但在数值上将小于世行的调降幅度。首先,虽然稳增长近期获得高度重视,但经济结构转型和改革仍是重要的政策目标,这意味着经济复苏步伐可能将较小。世界银行发布《东亚太平洋经济报告》,将中国2013年经济增长预期由4月的8.3%下调至7.5%,2014年增长预期由8%下调至7.7%。其次,高层明确表示此次不会像2012年下半年那样放松货币政策,信贷放缓将拖累2014年的经济复苏。
世行报告指出,中国地方政府财务结构复杂并缺乏透明度,债务状况令人担忧。标普表示,在中国的影子银行系统持续扩大之际,中国经济增速放缓可能推动不良债务的大幅上升。标准普尔评级服务公司日前也警告称,中国的信贷和债务泡沫是亚洲地区金融稳定面临的一个威胁。二是2012年四季度和2013年一季度强劲的信贷增长的滞后效应在三季度开始显现。
虽然普遍认为中国经济增速处在合理区间与预期目标内,但近期仍有多家著名国际机构发报告警示中国经济风险。对当前经济复苏的可持续性,朱海斌持谨慎态度并预计到2014年中国经济可能再次放缓
中国农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向松祚认为,9月CPI可能因假日和国际油价等多重因素升幅扩大。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预测,因基数较低,9月份CPI同比可能反弹至2.9%。
展望四季度,市场分析认为,四季度CPI同比也将继续小幅走高。招商证券分析师认为,9月CPI预计同比增长2.9%,环比0.6%。申万分析师认为,9月CPI预计同比增长3%,比上月回升0.4个百分点。市场普遍预计,9月CPI同比涨幅或在2.7%-3.1%区间,逼近3%的水平。业内认为,受双节因素及食品价格的提拉带动,9月CPI将较8月的2.6%明显回升。其中,食品和非食品价格分别上涨5.7%和1.6%,分别比上月回升1和0.1个百分点。
不过,考虑到国内需求并未出现大幅回升、货币政策维持稳健中性等因素,不少人士认为,后期物价大幅上涨的概率并不大,全年突破3%的可能性也不大。此外,CPI接近3.0%会再度令市场对未来的物价感到担忧。
其中鸡蛋、肉类及粮食价格均出现不同程度上涨。国家信息中心初步预计,四季度及全年CPI将上涨3.1%和2.7%。
四季度CPI升幅可能有所抬头,因季节性因素使农产品价格有所上升。展望四季度,CPI同比或将继续小幅走高,但全年突破3%的可能性不大。
另外经济回升、油价上调等也将对CPI产生拉动作用。联讯证券认为,食品和非食品的底部重合规律或将被打破,从食品供给来看,后期供给修复可能会相对较快,本轮食品对CPI的拉动力量不会很强。据商务部和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进入9月份以来,由于受中秋、国庆双节因素影响,月内食品价格总体处于上涨趋势。目前看来,三季度CPI同比已基本确定将高于上半年。
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高级分析师周景彤表示,未来几个月,预计CPI涨幅会有所扩大,其中有两个直接拉动因素:一是猪周期,截至8月份,猪肉价格由此前的下降转为上涨并已持续了3个月,预计本轮猪肉价格上涨会延续到2014年的5月至6月。非食品因素也对总体CPI的斜率有抑制作用,今年后期CPI将运行在2.6%至2.9%之间,趋势性并不明显。
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高级宏观分析师唐建伟表示,进入9月以来,由于期间有中秋和国庆双节因素影响,月内食品价格总体处于上涨趋势,初步判断9月份CPI同比涨幅可能在2.7%~3.1%左右。非食品价格则受产能过剩影响,上升不明显。
9月CPI等重磅数据将于下周一(10月14日)发布。蔬菜价格则由于部分地区强降雨天气频繁,不利于蔬菜生长和运输而有所上涨。
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高级宏观分析师唐建伟认为,目前来看,三季度CPI同比将高于上半年,年内CPI同比呈现小幅缓慢攀升趋势,预计四季度CPI同比仍有可能继续小幅走高。鲁政委指出,从历史数据看,9月份衣着价格、居住价格环比增幅会季节性加速,特别是衣着价格增幅往往较大。国泰君安证券预测,9月CPI将升至2.8%。但考虑到国内需求并未出现大幅回升、货币政策也维持稳健中性、猪肉等食品价格总体涨势平稳以及输入型通胀也没有明显抬头等因素,预计四季度CPI同比涨幅仍然温和。
综合多方分析,食品价格被认为是9月CPI波动的主导因素非食品价格则受产能过剩影响,上升不明显。
另外经济回升、油价上调等也将对CPI产生拉动作用。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高级宏观分析师唐建伟认为,目前来看,三季度CPI同比将高于上半年,年内CPI同比呈现小幅缓慢攀升趋势,预计四季度CPI同比仍有可能继续小幅走高。
但考虑到国内需求并未出现大幅回升、货币政策也维持稳健中性、猪肉等食品价格总体涨势平稳以及输入型通胀也没有明显抬头等因素,预计四季度CPI同比涨幅仍然温和。中国农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向松祚认为,9月CPI可能因假日和国际油价等多重因素升幅扩大。